喜雨和郭司业

入秋忽听翻江雨,长夏空瞻落槛云。
顿失尘熇净如洗,乍迷山翠杳难分。
民情正望仓箱富,神荐犹凭黍稷芬。
更喜清凉慰幽独,简编遥夜坐膏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雨和郭司业》是一首由宋代著名文学家严嵩创作的诗歌。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以下将详细解读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严嵩(1483年-1560年),字惟中,一字维吉,号介溪,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他是明朝中期的政治家、书法家、诗人,曾任内阁首辅。其诗风豪放,擅长七言律诗,尤以描写山水、抒发壮志见长。严嵩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
  1. 作品原文
  • 入秋忽听翻江雨,长夏空瞻落槛云。
  • 顿失尘熇净如洗,乍迷山翠杳难分。
  • 民情正望仓箱富,神荐犹凭黍稷芬。
  • 更喜清凉慰幽独,简编遥夜坐膏焚。
  1. 主题思想
  • 《喜雨和郭司业》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雨景和郭司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深厚的情感。诗中“更喜清凉慰幽独”一句,透露出作者对于自然界的清新与宁静的向往以及对孤独心境的慰藉。
  • 通过描写秋天的雨景和郭司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深厚的情感。诗中“更喜清凉慰幽独”一句,透露出作者对于自然界的清新与宁静的向往以及对孤独心境的慰藉。

通过对《喜雨和郭司业》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峰,也在思想上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