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忽听翻江雨,长夏空瞻落槛云。
顿失尘熇净如洗,乍迷山翠杳难分。
民情正望仓箱富,神荐犹凭黍稷芬。
更喜清凉慰幽独,简编遥夜坐膏焚。

我们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翻译和解释:

  1. 入秋忽听翻江雨,长夏空瞻落槛云。
  • “入秋”指的是秋天到来的时候,“忽听翻江雨”描绘了突然听到如翻江般的雷声和雨声,这里的“翻江”形象地描绘了雨声的磅礴,给人一种震撼感。而“长夏”则是指漫长的夏天,“空瞻落槛云”则表达了诗人在夏日炎炎时仰望天空,期待着雨水的到来,以带来一丝清凉。
  1. 顿失尘熇净如洗,乍迷山翠杳难分。
  • “顿失”意味着突然间失去了某种东西,这里可能是某种喧嚣或者烦扰。“尘熇”可能是指尘世的纷扰,而“净如洗”则形容了这种纷扰被洗净后的清明状态。接下来,“乍迷山翠”则表达了一种朦胧、迷茫的状态,可能是因为视线被遮挡或者心境变得迷离。
  1. 民情正望仓箱富,神荐犹凭黍稷芬。
  • “民情”指的是民众的心情或愿望,“正望仓箱富”则表达了人民对于丰收的渴望,希望仓房中的粮食足够丰富。这里的“神荐”可能是指某种神秘的礼物或者恩赐,而“犹凭黍稷芬”则形容了一种香气扑鼻的景象,让人联想到收获季节的农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1. 更喜清凉慰幽独,简编遥夜坐膏焚。
  • “更喜”表示更加喜欢或者更加珍惜某物,这里的“清凉”则可能是某种物质带来的凉爽感觉,或者是心灵上的宁静。而“安慰幽独”则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感受到了这样的清凉和安慰。最后,“简编遥夜坐膏焚”则描绘了诗人在夜晚静坐,手中拿着简书和蜡烛,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雨水和夏日的雷声,以及人们对于丰收的期盼和心灵的安宁,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