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祀恭传帝命先,两人联宿省堂年。
浮葭淑气初回琯,燔璧荣光远烛天。
槛近静移苍桧月,亭空寒浸碧池泉。
连宵促席闻佳话,茗碗蔬盘得共传。
省中斋宿呈同寅潘公年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省中斋宿呈同寅潘公年丈》是明代诗人严嵩创作的一首古诗,全文如下:大祀恭传帝命先,两人联宿省堂年。浮葭淑气初回琯,燔璧荣光远烛天。萧萧林叶坠高庭,寂寂窗灯隐幕青。画省竹松仍坐漏,紫坛冠佩尽冲星。圣明礼乐追三代,薄劣遭逢起一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代官员在朝廷任职期间夜晚在官府住宿的场景。诗中提到“大祀恭传帝命先”,意味着这位官员刚刚接到了皇帝的诏令。同时提到了与潘公(可能是一位高级官员)的联宿,展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的使命。
诗的第一、二句描述了官员们深夜在省堂内值班的情况。”萧萧林叶坠高庭,寂寂窗灯隐幕青”形象地描绘了夜幕降临后庭院中的萧瑟景象以及室内的静谧氛围,通过这两句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紧张的工作气氛。
第三、四句则进一步展现了官员们的职责和使命。”画省竹松仍坐漏,紫坛冠佩尽冲星”表达了他们在职责面前不辞劳苦的精神风貌。这里的“画省”可能指的是官府中的文房四宝或书画室,而“紫坛”则可能指的是官位所在的高位。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总结和感慨。”圣明礼乐追三代,薄劣遭逢起一经”体现了诗人对圣明君主的敬仰以及对个人命运际遇的感慨。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自己能够在这样一个时代施展才华、为国家服务感到荣幸同时也有一丝无奈的感慨。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古代官员在朝廷任职时的夜晚生活,还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意境表达,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风貌和个人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