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林叶坠高庭,寂寂窗灯隐幕青。
画省竹松仍坐漏,紫坛冠佩尽冲星。
圣明礼乐追三代,薄劣遭逢起一经。
清庙告成当有颂,黄虞致化本无形。

【注释】

  1. 萧萧林叶坠高庭:萧萧,风声。林叶,树叶。高庭,庭院。
  2. 寂寂窗灯隐幕青:寂寂,寂静无声。窗灯,指室内的窗户透进来的微弱光线。幕青,青幕,青色帷幕。
  3. 画省竹松仍坐漏:画省,指内廷中处理政务的地方。竹松,以竹子和松树为象征,表示正直。仍然,依旧,仍然如此。坐漏,坐漏了,即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
  4. 紫坛冠佩尽冲星:紫坛,指帝王所居的宫殿。冠佩,指皇帝的冠带和首饰。尽冲星,指皇帝的车驾已经冲到了天上。
  5. 圣明礼乐追三代,薄劣遭逢起一经:圣明,英明的君主。礼乐,礼仪和音乐。追三代,追溯到夏商周三代的时期。薄劣,低微。遭逢,得到机遇。起一经,根据经书进行治理。
  6. 清庙告成当有颂,黄虞致化本无形:清庙,祭祀祖先的庙堂。告成,指祭祀活动完成。颂,歌颂,赞美。黄虞,古代传说中的黄帝、虞舜等贤君,他们施行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致化,实现教化。本无形,本来没有形状,意指教化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来证明。
    【赏析】
    此诗是一首应制诗。诗人在省中斋宿时,呈上这首诗给潘公年丈。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治国之道的理解,以及对君王德治的期望。
    首联“萧萧林叶坠高庭,寂寂窗灯隐幕青。”写景细腻,意境深远。萧萧的声音和林叶的坠落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窗灯的微弱光芒与青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颔联“画省竹松仍坐漏,紫坛冠佩尽冲星。”则进一步描绘了宫廷中的景象。画省中的竹松依旧,象征着朝廷的稳固;紫坛上的冠佩则冲向星辰,暗示着皇帝的威严。这两句诗通过对宫廷内外景象的描写,展现了皇帝的尊贵地位和权威。
    颈联“圣明礼乐追三代,薄劣遭逢起一经。”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治国之道的理解。圣明的君主会追述夏商周三代的礼乐制度,同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政策。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重视,也体现了他对当前政治现状的思考。
    尾联“清庙告成当有颂,黄虞致化本无形。”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清庙的祭祀活动已经完成,应该得到赞美和颂扬;黄虞的德治无需外在的形式证明,它本身就是无形的存在。这两句诗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宫廷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君主德治的期望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