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孟夏蒙恩以礼书兼学士领史职初入东阁有作

碧霄何意得重攀,九转丹成列上班。
金简玉书暊册府,雾窗云阁住蓬山。
拟修麟史才难称,自领冰衔梦亦闲。
讲幄旧臣江海别,濡毫犹得奉天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丙申孟夏蒙恩以礼书兼学士领史职初入东阁有作是一首出自元代诗人虞集的作品,全诗如下:

我公圣世出,吾子圣门生。知命贵无闷,安贫良得荣。
天人本同道,富贵非所轻。况有东阁召,亲为礼书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读:

这首诗是元代著名文学家虞集在乙未年(1355年)所作。据《虞集全集》卷一六三记载,虞集因应召而撰写了此信,当时他正在东阁担任翰林学士,负责礼部的工作。信中表达了他对天命、人生价值和富贵观念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我公”指的是当时的皇帝朱元璋,他是元朝的一位重要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帝王。虞集在此信中称其为“圣世”,表示对他统治时期的赞誉。“我子”则是指虞集自己,他在诗中自称为“圣门生”,意指自己是圣人(孔子)的弟子,表达了对儒家学说的尊崇。

诗的第一句“我公圣世出,吾子圣门生”直接点明了作者的身份与时代背景。虞集身处元朝这样一个重视儒学的时代,自然深受孔孟思想的熏陶,因此他在表达时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二句“知命贵无闷,安贫良得荣”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天命的认识和追求。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明白自己的宿命,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心态的平和,这才是真正的荣耀。这里的“无闷”指的是没有烦恼和困惑,而“安贫”则是形容一种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天人本同道,富贵非所轻”则是说天地间的道理是一样的,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都不应该成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标准。虞集在这里表达了他的价值观——他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能否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最后一句“况有东阁召,亲为礼书成”具体讲述了他被朝廷召用的事情。东阁是元朝政府机构之一,负责处理国家文书。虞集被召去撰写礼书,说明他已经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这里的“亲为礼书成”意味着虞集不仅接受了邀请,还完成了任务。

这首诗展现了虞集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个人品德修养的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元朝时期社会文化的特点和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