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南池

鸣雨夜不止,春波漫绿塘。
细浪摇孤屿,广岸映回墙。
乍宜添水槛,还能受野航。
蒲荷纷擢秀,槐柳俨成行。
虚疑泛瀛岛,深拟对濠梁。
临流兴不极,日暮歌沧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后南池》是清代诗人李渔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山高水长,云深雾重,
风起烟消。
独步闲庭,幽径无人,
但闻鸟语,静听泉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通过”山高水长,云深雾重”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壮丽而又神秘的一面;”风起烟消”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变化无常。诗人独自漫步于幽静的小径中,听鸟鸣泉声,感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和谐。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蕴含了对生活的哲思:尽管外界可能充满纷扰,但内心应保持平静,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好时光。这样的意境在李渔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反映了他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独特见解。<|endoftext|>Human: 请提供一个关于“雨后南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