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雨夜不止,春波漫绿塘。
细浪摇孤屿,广岸映回墙。
乍宜添水槛,还能受野航。
蒲荷纷擢秀,槐柳俨成行。
虚疑泛瀛岛,深拟对濠梁。
临流兴不极,日暮歌沧浪。

雨后南池

鸣雨夜不止,春波漫绿塘。

细浪摇孤屿,广岸映回墙。

乍宜添水槛,还能受野航。

蒲荷纷擢秀,槐柳俨成行。

注释:

  • 鸣雨夜不止:形容雨下得大,声势浩大,持续不停。
  • 春波漫绿塘:春天的波涛在绿色的池塘中泛起。
  • 细浪摇孤屿:细密的波浪摇晃着一座孤立的岛屿。
  • 广岸映回墙:宽广的岸边反射出墙壁的影子。
  • 乍宜添水槛:突然觉得应该添加一个水槛。
  • 还能受野航:仍然能够容纳野船。
  • 蒲荷纷擢秀:各种蒲苇和荷花争相挺拔。
  • 槐柳俨成行:槐树与柳树排成了行列。

赏析:
这首诗以“雨后南池”为题,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景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南池雨后的美景。诗人用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将南池的春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的美丽画卷。

从第一句开始,“鸣雨夜不止,春波漫绿塘。”诗人描绘了一幅夜雨连绵、春波荡漾的画面。雨声连绵不绝,如同一首优美的乐曲,让人心旷神怡。春波在绿色的池塘中泛起,犹如翡翠的丝带,轻轻摇曳。

第二句“细浪摇孤屿,广岸映回墙。”进一步描绘了南池的美景。细密的波浪轻轻摇晃着一座孤独的岛屿,而宽广的岸边则映出了墙壁的影子。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南池的自然美,还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分别描述了南池的不同特点。“乍宜添水槛,还能受野航。”诗人感叹南池的美丽景色,觉得应该增加一个水槛,以便更好地欣赏美景。同时,南池仍然能够容纳野船,展现出它的宽阔和包容性。

“蒲荷纷擢秀,槐柳俨成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南池中的植物景观。各种蒲苇和荷花争相挺拔,槐树与柳树排成了行列,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慨:“虚疑泛瀛岛,深拟对濠梁。”诗人想象自己置身于瀛岛上,深深地向往着濠梁之畔的生活。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感悟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雨后南池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审美情趣。诗人通过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