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洗炎嚣,高斋坐寂寥。
繁声傍竹近,寒色映空遥。
颇袭图书润,还沾枕席飘。
兴幽忘盥栉,巷僻谢招要。
兰晓光逾碧,荷秋叶互凋。
未须挥短箑,凉意晚萧萧。
【注释】
秋夕闲居对雨:秋日的晚上,在空寂的居室中对着细雨。
高斋:指高大而宽敞的书房。
繁声傍竹近:指细雨落在竹林上发出的声响近在身旁。
寒色映空遥:指冷色的景色映射在天空中遥远的地方。
袭:沾湿。
枕席飘:指被雨水打湿的枕头和席子。
兴幽忘盥栉:意指因心境宁静而忘记了梳洗打扮。
巷僻谢招要:意指因为环境偏僻所以谢绝了招请。
兰晓光逾碧:形容清晨兰花的光彩更加鲜艳如碧玉。
荷秋叶互凋:形容秋天荷叶与荷花互相凋零。
未须挥短箑:不必用扇子来驱赶凉风。
凉意晚萧萧:傍晚时分,凉爽的风吹拂着树叶发出萧瑟的声音。
【赏析】
《秋夕闲居对雨》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属于五律体裁。这首诗描写的是秋日的夜晚,诗人在书房里对着细雨,心情宁静而怡然自得。
首联“一雨洗炎嚣,高斋坐寂寥”,描绘了雨夜的静谧和清爽,雨洗去了白天的炎热和喧嚣,使得书房显得更加宁静。
颔联“繁声傍竹近,寒色映空遥”,描述了细雨打在竹子上的声音和远处的寒色,营造了一种静谧、深远的氛围。
颈联“颇袭图书润,还沾枕席飘”,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喜爱以及书页被打湿后的清香,也暗示了夜深人静时的宁静氛围。
尾联“兴幽忘盥栉,巷僻谢招要”,诗人因为心境宁静而忘记了梳洗打扮,也表现出他对于环境的热爱和珍惜。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雨夜的静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