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墟那复辩,岩石但苍莽。
遐想嘉遁年,云霞结真想。
馀辉贲草木,秀句在穹壤。
泠泠韶濩音,千秋宁绝响。
仰山寻郑谷书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仰山寻郑谷书堂》是明代诗人严嵩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诗歌原文:
- 遗墟那复辩,岩石但苍莽。
- 遐想嘉遁年,云霞结真想。
- 馀辉贲草木,秀句在穹壤。
- 泠泠韶濩音,千秋宁绝响。
诗歌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严嵩的生平密切相关。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是明代江西分宜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历史声誉。严嵩在仕途上曾一度取得显著的成就,如弘治十八年进士及编修身份等,但他最终未能抵挡住权力的诱惑,走上了专权的道路。在嘉靖二十一年,严嵩成为武英殿大学士,并在朝中独掌大权近二十年,直至世宗帝对他产生厌恶,导致他被迫退位。
诗歌鉴赏:从艺术角度来看,严嵩的这首《仰山寻郑谷书堂》展现了其深邃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诗歌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尊崇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遗墟”、“岩石”等字眼,勾勒出了一幅荒凉而古朴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诗中的“云霞结真想”、“秀句在穹壤”等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境界。最后一句“泠泠韶濩音,千秋宁绝响”,则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完美结合,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共鸣。
《仰山寻郑谷书堂》不仅是严嵩个人情感与艺术追求的体现,也是其一生政治生涯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严嵩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造诣,也能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