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肇庆峡

西风斜入峡,反侧片帆收。
怒浪先侵石,低沙不泊舟。
云开雷划火,野旷雨迷牛。
独数空江眼,浮沉万点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入肇庆峡》是一首五言律诗,由明代诗人释今无创作。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介绍文学作品时,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其艺术特色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介绍:

  1. 作者简介:释今无,字阿字,番禺人,本为万氏子,十六岁时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岁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听猫声后大彻法门。他在监栖贤院务期间,备诸苦行,遍阅内外典,十九岁随师入庐山。后来随师渡辽海,涉琼南归,历经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十二年,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
  2. 诗歌原文:西风斜入峡,反侧片帆收。怒浪先侵石,低沙不泊舟。云开雷划火,野旷雨迷牛。独数空江眼,浮沉万点沤。
  3. 诗歌赏析:该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入肇庆峡时的自然景象。诗中的“西风斜入峡”形象地描述了山峡中西风的倾斜角度,而“怒浪先侵石”则展示了峡谷中波浪撞击岩石的壮观场面。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入肇庆峡》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的体现。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值得人们深入品味和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