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二次入金陵礼塔俱从燕台南归心力折于风尘行踪挠于鼎沸不叹缘悭乃讼福薄偶为口占此不觉难吞之声

廿载重过此,香花礼塔前。
风尘孤影倦,星月瑞光悬。
衣染琉璃滑,人多梵呗圆。
撑持无胜福,暗泪愧诸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予二次入金陵礼塔》是明代文学家高启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金陵礼塔的第二次经历,表达了他对繁华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以下是这首词的原文:

予二次入金陵,礼塔俱从燕台南归,心力折于风尘,行踪挠于鼎沸,不叹缘悭,乃讼福薄。偶为口占此不觉难吞之声。

金陵礼塔,名扬天下,古色古香,历史悠久。然而,世事无常,人事变迁。作者在金陵礼塔的第二次经历,却充满了艰辛和无奈。他感叹自己的缘分之短,命运之薄,无法享受这美好的风景。同时,他也对自己的福气感到不满,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作者用“心力折于风尘”来形容自己在金陵礼塔的经历。这里,“心力”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力量,而“折于风尘”则表示内心的疲惫和无助。作者在金陵礼塔经历了风风雨雨,感受到了人生的沧桑和世事的残酷。

“行踪挠于鼎沸”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金陵礼塔的困境。这里的“鼎沸”形容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混乱,而“行踪挠于鼎沸”则表示作者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难以前行。这种困境使得作者感到焦虑和无奈。

作者用“不叹缘悭乃讼福薄”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缘悭”和“讼福薄”都暗示了作者对自己的命运感到不满。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并不顺利,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他选择通过抱怨命运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这首词通过对作者在金陵礼塔的第二次经历的描写,展现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奈。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命运的不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