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碧高楼三泖东,阑干如画倚江空。
风传鹤语滩声静,潮挟龙腥海气通。
万象尽沉云影底,八窗都在月明中。
抛书便作南昌梦,秋水长天一色同。
登夏时茂澄碧览翠二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夏时茂澄碧览翠二楼》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古诗。诗中通过对夏日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诗歌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作者可能是一位文人墨客或者官员。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政治或社会生活压力下,寻求一种宁静的心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诗歌内容:《登夏时茂澄碧览翠二楼》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独特景色。首句“夏时”点明时节为夏天;次句“茂澄碧”描绘了江水波光粼粼、清澈透底的景象;第三句“览翠绿”则形容山峦苍翠欲滴、生机勃勃。最后一句“二楼”暗示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可能是一座楼阁之中,可以俯瞰整个江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白描的手法,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境。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此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与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致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文化价值:作为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光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江南的自然美景,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登夏时茂澄碧览翠二楼》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让人陶醉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