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九月五日迎司马兰亭过蔡廷章宿

岸侧野花香拂棹,竹间细水暗通船。
尘中已觉俱成梦,幽处真疑别有天。
红敛江村寒映日,翠浮沙市晚生烟。
平生不为耽幽兴,容易那能到辋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甲辰九月五日迎司马兰亭过蔡廷章宿”是明代诗人顾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清新婉丽的风格和天趣盎然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其诗作以清新婉丽著称,深受后人喜爱。
  1. 诗歌原文
    岸侧野花香拂棹,竹间细水暗通船。尘中已觉俱成梦,幽处真疑别有天。
    红敛江村寒映日,翠浮沙市晚生烟。平生不慕荣名者,一棹春风自往还。

  2. 诗歌赏析

  • 首联:“岸侧野花香拂棹,竹间细水暗通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岸边的野花随风飘香,与小船上轻柔的水波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场景。
  • 颔联:“尘中已觉俱成梦,幽处真疑别有天。”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在喧嚣的尘世间感受到了一种梦幻般的虚无,而幽静的环境中又似乎另有一番天地。
  • 颈联:“红敛江村寒映日,翠浮沙市晚生烟。”通过颜色的变化,如红色的江村在寒日下显得更加美丽,沙市的傍晚烟雾袅袅升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 尾联:“平生不慕荣名者,一棹春风自往还。”表明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他喜欢独自驾舟,享受春风徐来的美好时光。

通过对《甲辰九月五日迎司马兰亭过蔡廷章宿》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还能领略到他的个人品格和生活态度。这首作品不仅是文学上的成就,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