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侧野花香拂棹,竹间细水暗通船。
尘中已觉俱成梦,幽处真疑别有天。
红敛江村寒映日,翠浮沙市晚生烟。
平生不为耽幽兴,容易那能到辋川。

甲辰九月五日迎司马兰亭过蔡廷章宿

岸侧野花香拂棹,竹间细水暗通船。尘中已觉俱成梦,幽处真疑别有天。红敛江村寒映日,翠浮沙市晚生烟。平生不为耽幽兴,容易那能到辋川。

译文:

在甲辰年的九月五日,我有幸迎接了著名的诗人司马兰亭来到蔡廷章家中住宿。那天的景色令人难以忘怀:岸边的野花香气扑鼻,轻轻拂过了船桨;竹林中的清流悄然流动,似乎与小舟相通。在这喧嚣尘世中,我已感到一切都如梦一般虚幻,而在这幽静之处,又仿佛真的进入了另一个天地。夕阳映红了江边的村庄,天空渐渐染上了暮色,整个场景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尽管我对这种幽深的喜爱之情从未停止,但我也清楚自己并非易事就能到达那样的辋川之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首两句“岸侧野花香拂棹,竹间细水暗通船。”通过香风拂船和溪流悄声传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尘中已觉俱成梦,幽处真疑别有天。”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界限模糊的感受,以及对幽静之所所赋予心灵自由空间的赞美。

诗中的第三句“红敛江村寒映日”,以色彩和光影的交织描绘出一幅秋日黄昏的美丽画面。而第四句“翠浮沙市晚生烟”则通过颜色和景象的变化,传达了夜晚来临前的自然美景。最后两句“平生不为耽幽兴,容易那能到辋川。”透露了诗人虽好幽静之美却难及辋川境界的人生感慨。

此诗不仅呈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更反映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明代诗歌中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