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大江平,仙舟上国行。
回帆混天影,发棹动春声。
远树光疑湿,虚窗梦与清。
知君济川具,聊复试初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江载月图,展现了江上美景和作者的感慨之情。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层解析:
- 月出大江平,仙舟上国行。(注释:月亮从大江升起,照亮了江面,仿佛一艘仙舟在祖国的大地上行驶)
- “月出大江平”描绘了夜晚江面上的景象,月亮从江中升起,将整个江面照得一片明亮,形成了一个平静的画面。“仙舟上国行”则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好像那艘仙舟在祖国的大地上行驶,充满了诗意和遐想。
- 回帆混天影,发棹动春声。(注释:回旋的船帆与天空融为一体,扬起的船桨激起了春天的声音)
- “回帆混天影”形容了船帆随风飘扬,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发棹动春声”则描写了船只扬起船桨时发出的声音,如同春天的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 远树光疑湿,虚窗梦与清。(注释:远处的树木在月光下显得模糊不清,仿佛被雨水打湿;空灵的窗户让人感到梦境般的清新)
- 这里运用了视觉和感官上的错觉,通过“光疑湿”和“梦与清”来营造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远处的树木因为月光而显得模糊,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而空灵的窗户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梦境般的清新,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地方。
- 知君济川具,聊复试初程。(注释:我知道你有渡江的能力,所以试着重温一下最初的旅途)
- 这里的“济川具”指的是渡过长江的能力或条件,而“初试初程”则是重新体验最初的旅程,意味着作者想要重拾初心,重新出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江上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经历的回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其中,“月出大江平”和“回帆混天影”等诗句生动描绘了江上夜景的宁静与美丽,让人仿佛置身于画面之中。而“远树光疑湿”和“虚窗梦与清”则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听觉上的错觉,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最后,“知君济川具,聊复试初程”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