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趋东鲁,联舆有稚圭。
侍闱看乍远,吟辖动还齐。
观海云浮地,登山月傍梯。
预知篇翰富,双从锦囊奚。
【注释】
(1)稚圭:指钱世恩(字稚圭),明朝官员。
(2)侍闱:侍候皇帝左右。
(3)云浮地、月傍梯:形容海上的云雾缭绕,山上的月色倒映在山道之上。
(4)预知篇翰富:预先知道文章写得好。
(5)双从锦囊奚:意思是说钱世恩的文章就像锦囊里的珍宝一样珍贵。
【赏析】
此诗是诗人向朝廷推荐的一首应制诗。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对友人钱世恩的赞美之情。
首句“问道趋东鲁”,点明题目中的“又次韵”之意。“东鲁”即山东,因孔子曾讲学于鲁国而称其为“东鲁”。“问道”,是说作者去拜访朋友并请他指教,“趋”字则表示恭敬。“联舆”,即车马结伴而行。“稚圭”,指钱世恩。钱世恩字稚圭,号青田,明朝人。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
第二句“联舆有稚圭”,是说钱世恩与作者同车前往。“有”字用得十分巧妙。“有”,这里作动词,有,就是“和”。
第三句“侍闱看乍远”,意思是说在宫廷中侍候皇上的侍卫官看到自己与友人的距离这么遥远。“乍远”,忽然之间的意思。侍候皇帝的侍卫官距离皇帝很近,但作者却与朋友相隔千里,所以感到时间过得很快。“看”字写出了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四句“吟辖动还齐”,“吟辖”是古代一种车上用的铃铛,“齐”指齐声,此处泛指声音。“吟辖动还齐”的意思是说车子行驶时发出的声响很大,好像连车夫的吆喝声都跟着一起响了起来。这里既写出了车行速度之快,也表现出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五句“观海云浮地,登山月傍梯”,是说站在海边远望天空中漂浮的云朵,登上高山仰望天上明亮的月亮。这两句诗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也表现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第六句“预知篇翰富”,意思是说提前知道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篇翰”即文章,“翰墨”原指毛笔和墨汁,后来引申为写作的工具或文字作品。“预知”即事先知道,“篇翰富”则强调了作者对文章的赞赏之情。
最后一句“双从锦囊奚”,意思是说钱世恩的文章就像锦囊里的珍宝一样珍贵。“锦囊”原指用丝绸做成的袋子,用来盛放贵重物品。这里比喻钱世恩的文章非常有价值。“奚”是疑问词,这里表示反问他,意思是说难道不值得如此珍视吗?
这首诗通过对钱世恩的赞美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