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寿何以仁御医用匏翁韵

松间倚几逐阴迁,竹里茶铛扫叶然。
老去益知闲有味,丹成不恨世无传。
风尘笑我方为客,云海如君更羡仙。
翘首碧山丛桂底,一尊相属定何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寿何以仁御医用匏翁韵》是明代诗人顾清的作品,作于明代。这首诗通过描绘松间、竹里、倚几、茶铛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顾清:明代著名诗人,擅长七言律诗。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为一位名叫谭贡士的朋友所作,旨在表达对对方入南雍(即进入国家最高学府)的祝福和敬意。
  1. 诗歌原文
  • 松间倚几逐阴迁,竹里茶铛扫叶然。老去益知闲有味,丹成不恨世无传。风尘笑我方为客,云海如君更羡仙。翘首碧山丛桂底,一尊相属定何年。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松竹之间,感受着诗人的心境。
  • 寓意深刻: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老去益知闲有味”反映了人生的真谛,而“丹成不恨世无传”则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渴望。
  • 语言优美: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字句之间透露出诗人的高超技巧和深厚功底。
  1. 文化价值
  • 传承文化:此诗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它可以看到古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
  • 启发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引发人们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思考,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寄寿何以仁御医用匏翁韵》不仅体现了顾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传达了其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值得人们细细品味与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