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公抛却钓鳌丝,来向吴山学采芝。
稳步不思沧海阔,幽寻似与白云期。
仙稊未觉层霄夐,药笼宁于一物私。
善救不遗他日事,年来乡里半疮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任公抛却钓鳌丝,来向吴山学采芝。
稳步不思沧海阔,幽寻似与白云期。
仙稊未觉层霄夐,药笼宁于一物私。
善救不遗他日事,年来乡里半疮痍。
薛景春的《采芝山人》是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唐代,作者是薛景春。这首诗以“采芝山人”为题,描绘了一位采芝山人的形象,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坚韧精神。
诗中描述了采芝山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他生活在山林之中,远离尘嚣,过着简朴而充实的生活。他热爱自然,追求自由,不慕名利,只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价值观。
诗中还描绘了采芝山人的人格魅力。他勤劳善良,乐于助人,深受乡亲们的敬仰和爱戴。他对待朋友真诚热情,对待敌人则毫不畏惧,勇往直前。这种品格使得他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声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支持。
诗人通过对采芝山人的描绘,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他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这种思想在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