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公抛却钓鳌丝,来向吴山学采芝。
稳步不思沧海阔,幽寻似与白云期。
仙稊未觉层霄夐,药笼宁于一物私。
善救不遗他日事,年来乡里半疮痍。
薛景春号采芝山人,被赋《四韵》任公抛却钓鳌丝,来向吴山学采芝。
稳步不思沧海阔,幽寻似与白云期。
仙稊未觉层霄夐,药笼宁于一物私。
善救不遗他日事,年来乡里半疮痍。
注释:
任公:指唐代诗人李白。李白曾自号青莲居士、太白山人等,此处应为“任公”即李白。
钓鳌丝:指钓鳌鱼用的长钩和丝线。古代传说中,大鳌鱼能吞食大海中的巨鱼。
吴山:即苏州的虎丘山。
层霄:高入云端。
仙稊:神仙的草,这里指仙草。
层霄夐:指仙人居住的地方很高很远。
药笼:用来装药物的笼子。
善救:善于救助。
他日事:将来的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给另一位名叫薛景春的人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吴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展现了自己的情感世界。
首联“任公抛却钓鳌丝,来向吴山学采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任公(即诗人李白)抛弃了钓鳌鱼的钩和丝线,来到吴地(即苏州)学习采芝。这里的“钓鳌丝”和“采芝”都是比喻,象征着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目标。
颔联“稳步不思沧海阔,幽寻似与白云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和行动。诗人在吴地行走时,不再去思考茫茫的沧海(指广阔的海洋),而是寻找着与白云相随的幽静之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追求心灵宁静和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颈联“仙稊未觉层霄夐,药笼宁于一物私。”“仙稊”指的是神仙的草,“层霄”指的是高入云端,“一物私”则是说药笼里的东西是私藏的。这三句诗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和高尚品德的追求。
尾联“善救不遗他日事,年来乡里半疮痍。”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核心思想,也是诗人对于个人行为和责任的一种反思。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自己应该具备的善行和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百姓所遭受苦难的同情和担忧。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对社会和人民的关爱和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