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云松不厌看,又飞金锡度长干。
钟山得似芝山好,道海何加学海宽。
羡尔心如禅定久,愧予身与客毡寒。
自从别后音书隔,天外征鸿字字安。
寄永福寺友人刘润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永福寺友人刘润芳》是明代诗人龚敩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将进行深入介绍:
作者简介:龚敩,明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深情。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捕捉自然界的美,并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其展现出来。
诗词原文:故里云松不厌看,又飞金锡度长干。 钟山得似芝山好,道海何加学海宽。
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哲理思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首句“故里云松不厌看”,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美景的留恋与欣赏。而“又飞金锡度长干”,则运用了道教元素,表达了对超然物外的向往。“钟山得似芝山好,道海何加学海宽”,则进一步将自然与修行境界相联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与丰富的哲理内涵。最后两句“羡尔心如禅定久,愧予身与客毡寒”,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人心境的羡慕以及对自身境遇的自省。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
文学价值:作为明代的诗歌代表之一,龚敩的《寄永福寺友人刘润芳》不仅是其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也是研究明代诗歌发展的重要作品。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对于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精神追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首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寄永福寺友人刘润芳》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观念,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还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哲理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