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病起同梵音公坐玉渊潭

久病成疏懒,忘机日枕流。
好花犹共啸,春鸟尚能留。
对坐宴危石,临风足古丘。
薄寒动归思,前路水西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夏病起同梵音公坐玉渊潭》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初夏因病未能出门赏景,只能与友人一同坐在玉渊潭畔赏花观鱼的心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析:

首联:“病起闲身懒出门,独怜春色到湖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病而闲散在家,不愿外出的情景。同时,也流露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欣赏。

颔联:“碧树阴垂翠盖低,红蕖照水白苹齐。”
这两句描绘了玉渊潭周围的环境,碧树成荫,绿草如茵,荷花绽放,水面上浮着的荷叶和浮萍相映成趣。

颈联:“风飘万点红莲雨,日出千条碧叶烟。”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玉渊潭的景色。万点的红莲像雨滴般飘落,千条的碧叶在阳光下显得烟雾缭绕。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得自然景色更具生动性与诗意。

尾联:“一池清梦随流水,万里归心托白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一池清澈的湖水象征着平静、美好的回忆,而心中的归乡之念则如同飘浮于云端的白云一般遥不可及。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惆怅之情。

《初夏病起同梵音公坐玉渊潭》这首诗通过对玉渊潭周围环境的详细描绘和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捕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