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茗分寄友人

雨积今年采茗迟,晚山新绿更芳菲。
不辞云路石头滑,且得春林雀舌肥。
入碗露光轻泛碧,对人风味静含馡。
清新遥共支公赏,寄助高吟莫厌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采茗分寄友人》是明代诗人释今帾的作品,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释今帾,字记汝,新会人。原姓潘,名楫清,字水因。诸生。将应乡试时不幸去世。其人生平经历了从学生到隐居生活的转变,最终在疾病中离世,留下了许多作品。
  • 创作年代:据《采茗分寄友人》的创作年代推断,此诗作于明桂王永历十五年(1661年),即释今帾为雷峰典客、随杖住丹霞、充任记室期间。此时他已过世多年,诗中所反映的景致可能也是在他生前所经历或目睹过的。
  1. 作品原文
  • 诗句内容:雨积今年采茗迟,晚山新绿更芳菲。不辞云路石头滑,且得春林雀舌肥。入碗露光轻泛碧,对人风味静含馡。清新遥共支公赏,寄助高吟莫厌希。
  • 艺术特色: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采茶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礼。
  1. 文学价值
  • 诗歌风格:该作品体现了明代文人诗歌的特色,如注重自然之美的描绘、重视诗歌的音韵美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个人生活中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心态。
  • 社会意义:作为释今帾的代表作之一,《采茗分寄友人》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宝库,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和研究明代诗歌及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
  1. 文化传承
  • 影响与评价:《采茗分寄友人》在历史上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历代学者对其诗艺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 现代传播:随着时间的推进,该作品逐渐被更多人了解和传颂。现代的文学研究者、教育界乃至普通读者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这部作品,进一步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1. 艺术鉴赏
  • 视觉美感:诗中的“入碗露光轻泛碧”等句子,通过对色彩的精细描写,展现了春天茶叶在水中舒展开来的美丽画面,使人仿佛能嗅到茶香,感受到那清新自然的韵味。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采茗分寄友人》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之美的诗篇,也是一部蕴含深厚人文情怀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释今帾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滋养。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座值得探索和品味的文学宝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