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山中古寺

行春过远村,鞍马憩山门。
画壁神仪古,镌厓佛像尊。
鼠翻残瓦坠,龙出小池浑。
亦欲询兴废,苔碑字半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憩山中古寺》是明代诗人顾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并被广泛传颂。

诗的原文如下:
行春过远村,鞍马憩山门。
画壁神仪古,镌厓佛像尊。
鼠翻残瓦坠,龙出小池浑。
亦欲询兴废,苔碑字半昏。

从艺术形式来看,这首诗属于五言律诗,这种形式要求诗歌结构严谨,押韵讲究。《憩山中古寺》的押韵和节奏都符合古典诗词的要求,使得诗歌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在内容上,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古寺图景。首两句“行春过远村,鞍马憩山门”描绘了诗人行走于春天之中,经过一个遥远村庄,然后来到一座山中的古老寺庙,这里既有行者的旅途劳顿,也有归宿之感。紧接着“画壁神仪古”,以画壁为载体,展现了历史的沉淀和宗教文化的庄严。再如“镌厓佛像尊”,则是对寺庙内佛像的赞美,佛像的尊荣象征着佛教的威严。“亦欲询兴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座寺庙兴衰变迁的好奇和探询之心。最后两句“苔碑字半昏”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反映了时间的侵蚀以及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之情。

进一步地,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顾禄以诗人的身份,将自己的感慨融入其中,让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憩山中古寺》不仅因其精湛的艺术手法而被后人传诵,更因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而成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绘画艺术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