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寿堂歌

君不见南阳菊水流浩浩,饮之令人长寿考。又不见青城枸杞龙蛇形,其人往往多长生。
乃知草木有灵气,能与短世制颓龄。君看张家世寿堂,奕世载德应寿昌。
山川清晖近交映,高曾白发遥相望。堂中老仙年九十,云雾衣裳冰玉质。
把笔犹堪细字书,上马不用旁人掖。门前肃肃来轩车,堂上列坐讲唐虞。
心将造物寄游衍,道与行云时卷舒。问君何由乃能尔,玉立扬休有令子。
买臣富贵已专城,鲁侯归来还燕喜。流根之泽深无期,既有孙子能书诗。
人间共爱德星聚,天上宁无太史知。彼美堂兮深且古,彼美人兮才甚武。
愿持斯道寿国脉,万岁千秋奉明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世寿堂歌》是明代诗人释妙声创作的一首古诗,其内容主要讲述了南阳的菊花和青城枸杞等草木植物对人的寿命有积极的影响。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释妙声是明代的一位知名诗人,他的创作不仅丰富了当时的文学景观,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2. 作品背景:此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以及对自然力量的崇敬之情。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某些植物具有神奇的药用价值和长寿效果,因此创作诗歌来赞美这些植物是很常见的现象。
  3. 艺术特色: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
  4. 文化意义:《世寿堂歌》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古代民间信仰、自然崇拜及医学知识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古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

《世寿堂歌》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因其深刻的自然哲学思想和对生命尊重的态度而受到后世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