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怀谭讷夫

吴山岩岩界空碧,湖水春深好颜色。
芳草连天百鸟飞,独怜王孙归未得。
骥垂两耳愁空山,驽骀高居十二闲。
黄鹄一去不顾返,肯与鸡鹜留人寰。
落花冥冥闇南浦,山水清晖浩无主。
先生岂不怀故都,举世溷浊何须数。
渚有兰兮江有蓠,我思君兮来何时。
一春两度梦中见,是耶非耶空尔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怀谭讷夫》是释妙声的作品。在元朝时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还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诗人对故国的深情怀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释妙声,元朝僧人,擅长诗词,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1. 诗歌原文
    吴山岩岩界空碧,湖水春深好颜色。芳草连天百鸟飞,独怜王孙归未得。骥垂两耳愁空山,驽骀高居十二闲。黄鹄一去不顾返,肯与鸡鹜留人寰。落花冥冥闇南浦,山水清晖浩无主。先生岂不怀故都,举世溷浊何须数。
  2. 诗句解析
  • 吴山岩岩界空碧:描述了吴山的雄伟与空旷,给人以壮阔之感。
  • 湖水春深好颜色:春天的湖水因春风而泛起层层波光,显得生机盎然。
  • 芳草连天百鸟飞:描绘了春天里,草原上百鸟飞翔的景象,充满了生命力。
  • 骥垂两耳愁空山: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却因环境或条件所限而不能实现理想。
  • 黄鹄一去不顾返:比喻有才华但命运多舛的人物,不愿回头。
  • 落花冥冥闇南浦:落花飘零,暗示着岁月流转,人事已非。
  • 山水清晖浩无主:自然景色虽然美好,但却无人欣赏,象征着孤独与寂寞。
  • 先生岂不怀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状的无奈。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有对人物情感的抒发,两者相互交织,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用典巧妙: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成语,如“骥垂两耳愁空山”、“黄鹄一去不顾返”等,这些典故和成语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含蓄、富有哲理。
  1. 文化意义
  • 反映时代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元朝社会的现实情况,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境遇进行了深刻的描绘。
  • 表达爱国情怀:通过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1. 后世影响
  • 作为元朝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次韵怀谭讷夫》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后人传颂并研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释妙声的《次韵怀谭讷夫》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也是一幅描绘元朝社会风貌的画卷。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初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和宝贵的历史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