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归雁

南来冲雨度三湘,北去飘飘恋故乡。
懒学啼乌栖苑树,喜随鸣凤向朝阳。
黄云朔漠同千里,秋水蒹葭各一方。
我欲寄书怀定远,至关门外早回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归雁》并不是文学作品,而是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描写大雁北归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深厚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著称。《赠归雁》是他在安史之乱平定后,羁旅蜀地期间创作的。当时,杜甫无法及时返乡,看到大雁向北飞向中原地带,他想到大雁一年一度地回到故乡,而自己却多年滞留异地,不禁愁思百结。这首诗以问句开头:“潇湘何事等闲回?”意指大雁为何能轻松地返回潇湘之地,接着用“水碧沙明两岸苔”描绘了潇湘的美丽景色,最后以“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表达了大雁被湘江女神弹奏的瑟声所困扰,只能无奈返回北方的情感。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赠归雁》不仅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也被后人多次引用和欣赏。《归雁》诗的后两句,“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更是脍炙人口,成为了咏物抒情的典范。钱起也有一首名为《归雁》的七言绝句,同样以归雁为题,但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钱起的《归雁》通过对归雁北归的寻常现象提出疑问,探寻大雁归来的深层原因。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展开,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相融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深邃的羁旅之思。此外,苏轼的《莘老葺天庆观小园有亭北向道士山宗说乞名与》中的“春风欲动北风微,归雁亭边送雁归”也描述了春风和归雁的景象,与《赠归雁》有着相似的主题。

《赠归雁》是杜甫的经典之作,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人的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