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止言澹归

有约今秋返,相携五老前。
知尔南中苦,怜予海外偏。
溪声僧梦稳,江色客心悬。
且归就禅寂,休计买山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止言澹归》是明代释今镜的五言律诗作品。下面将从作品背景、文学价值、作者生平以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1. 作品背景
  • 作者释今镜:释今镜,字丽中,号丹霞老人。他出生于番禺,年仅十七岁便考中诸生,与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等人以高才纵谈时事,并参与了明朝崇祯六年(一六三三)的乡试。随后,他未能通过会试,转而拜访僧人道独于庐山,并在归宗寺剃度为僧。
  • 创作时期:释今镜的创作生涯跨越了多个朝代,其作品在明末清初具有重要地位。《寄止言澹归》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佛教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1. 文学价值
  • 艺术形式:《寄止言澹归》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体现了古典诗歌的严谨结构与韵律美。五言律诗是一种严格的格律诗体,要求每句五个字,每首八句,共八句,音律和谐,节奏鲜明。
  • 意境营造: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构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的“溪声僧梦稳”和“江色客心悬”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及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 情感表达:诗中透露出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如“有约今秋返,相携五老前”表达了与友人重逢的喜悦与期待,而“且归就禅寂,休计买山钱”则透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平静。
  1. 作者生平
  • 早年经历:释今镜自幼聪慧,年十七即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如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