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生惟有汝,远俗得予心。
奉母三千里,侨居最上岑。
随缘归岭表,重别立庭阴。
此去应无憾,庐山面目深。
丙申冬日来机奉母南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丙申冬日来机奉母南归》是一首明代诗人释函是创作的诗歌。这首诗作于丙申年冬季,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作者背景:释函是,字无垢,号静闻子,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和诗人。他以佛教禅宗思想影响深远,诗作中常体现出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作品原文:《丙申冬日来机奉母南归》全文如下:同生惟有汝,远俗得予心。奉母三千里,侨居最上岑。随缘归岭表,重别立庭阴。此去应无憾,庐山面目深。
诗意解析:首句“同生惟有汝”,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同时暗示了诗人与母亲的亲密关系。接着,“远俗得予心”反映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内心得到净化的状态。第三句“奉母三千里”,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为母亲送行的艰辛场景。第四句“侨居最上岑”,可能是指诗人在南方某个地方的住所,象征着他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第五、六两句“随缘归岭表,重别立庭阴”,表明诗人顺应命运,带着对母亲的不舍和期望,告别熟悉的环境,踏上旅程。最后一句“此去应无憾,庐山面目深”,寄托了诗人对这次离别后重逢时的美好期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故乡庐山的深厚感情和对家乡美景的眷恋。
《丙申冬日来机奉母南归》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关于家庭、亲情和人生哲学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欣赏到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