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栖贤石长老病二首

荦荦堪谁道,轩渠为尔吟。
一年愁去路,千里独归心。
世故逢人浅,肝肠与病深。
且将形影息,高卧锦江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慰栖贤石长老病二首》是明朝诗人释函所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描绘了石长老因疾病而感到深深的忧愁,并以此表达了对石长老的同情与关怀。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释函所(约1570年—约1637年),俗姓李,字子西,号南野,江西高安人,明代佛教僧人。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在佛教哲学和文化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其诗作以表达佛教哲理、抒发人生感慨为主,其中《慰栖贤石长老病二首》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2. 诗歌原文
  • 荦荦堪谁道,轩渠为尔吟。
  • 一年愁去路,千里独归心。
  • 世故逢人浅,肝肠与病深。
  • 且将形影息,高卧锦江岑。
  1. 诗歌内容详解:此诗反映了释函所对石长老的同情之情。首句“荦荦堪谁道”表达了对石长老的敬仰和对其处境的无奈。第二句“轩渠为尔吟”则展现了石长老因病而显得有些憔悴的样子。接下来的两句“一年愁去路,千里独归心。”则揭示了石长老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最后两句“世故逢人浅,肝肠与病深。”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石长老深切的关心和祝福。
  2. 艺术特色: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石长老的同情和关爱。同时,诗中蕴含着丰富的佛教哲理,使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远的哲学意义。
  3. 历史地位:作为释函所的代表作品,《慰栖贤石长老病二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现了释函所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也成为研究释门文化和佛教哲学的重要文献。

可以看出《慰栖贤石长老病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和同情的作品,也是一篇展示释函所文学才华和哲学见解的优秀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还能深入理解佛教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