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去夜坐

鸟宿门前树,岚沉水上山。
忽闻邻犬吠,知是渔舟还。
老病青畦废,长贫白首闲。
意中人去远,寂寞道书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客中夜坐》是一首描绘诗人深夜独坐,听到大雁叫声而引发的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的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袁凯是明代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文情怀。袁凯的作品常常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原文赏析:诗的前两句“鸟宿门前树,岚沉水上山”通过简洁的景物描写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幽远的秋夜画面。门旁的树上栖息着鸟儿,远处的山上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稍带凄凉的氛围。后两句“忽闻邻犬吠,知是渔舟还”则转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听到邻家的狗吠声,知道是渔船归来,这样的场景让诗人联想到自己远离家乡、孤身一人的处境。

  3.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因无法归乡而产生的寂寞与哀愁。特别是最后两句“老病青畦废,长贫白首闲。意中人去远,寂寞道书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孤独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助。

《客中夜坐》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也成为了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