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祖辰
注释: 客去夜坐 客:客人。 夜:夜晚。 坐:坐着,即“坐”字。 译文: 夜深了,我独自坐在门前的树下,听到远处传来犬吠声,原来是渔舟回来了。 青畦废,长贫白首闲。 意思是:我的老伴儿已经去世了,自己又年老体衰,只能在家里闲着无事,过着清贫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夜晚独自静坐时的所感所思,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夜景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首句“客去夜坐”,点明了时间是夜晚
晚过题润泉山房 翠微支遁隐,新构习清虚。 施食来山鸟,翻经击木鱼。 花倾知景夕,月上属凉初。 肯借一椽隙,相容半榻于。 注释 1. 翠微:指山的绿色和山间云雾的颜色交织在一起。 2. 支遁隐:支遁是东晋时期著名僧人,他隐居在深山之中,与世隔绝。这里用来形容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 3. 新构:新建或重建。习清虚:学习道家清静无为的生活方式。 4. 施食:供奉食物给山中的鸟儿。山鸟:山中鸟类
【注释】 江平:指江面平缓。新雨过:雨刚刚停过。林阙晚山微:傍晚时分,山林间云雾缭绕,山峰显得朦胧。采绿:采伐绿色植物。仍驱牧:继续放牧。看云方掩扉:看着云彩才关闭柴门。因知农事暇,远贳村醪(láo)归:因为知道农事空闲,所以从远处买来村里的酒回家品尝。秉烛招比邻,相酌愿无违:点上蜡烛,邀请邻居来饮酒,希望不要有失礼仪。比邻:邻居。 【赏析】 这是一首写农村景色的小诗。全诗以“农事”为线索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明确题干要求,如“分析”“赏析”等,然后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具体答题,最后还要注意字数要求。此题要求分析诗中景物特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1) 雨过有怀山中素友:雨过之后一天碧绿,微风过后满鬓生凉。 译文:雨后天晴,碧波荡漾;轻风拂动,满头青丝飘散。 赏析:首句写景,以碧水和清风来渲染清新宁静的氛围,为下句作铺垫。次句直抒胸臆
注释: 独立:独自站立。 久病江湖老,长依七尺筇:因为长久在江湖之中,身体日渐衰弱。长依七尺筇,即依靠着一根七尺长的竹杖。 年光变燕雀,岩壑自云松:时光流逝如同飞走的燕子和麻雀一般,而我独自站在高山峡谷之间,岩石的洞穴里生长着苍翠的松树。 独立深遐思,微吟迟晚容:我一个人静静地站在这里,深深地思考。 邻翁隔春水,贳酒漫相从:隔壁的老翁隔着春天的水波,我借酒和他畅谈。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之作
这首诗写诗人在傍晚时分独自漫步时所见所感。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晚步 风疏门柳薄,日落暝烟浓。 向树鸟群乱,隔溪山数重。 病闲吟短句,衰怯倚枯筇。 更有幽深意,寒流来暮钟。 注释: 1. 晚步:指傍晚时分的散步。 2. 风疏门柳薄:风轻轻吹过,门口的柳树显得有些稀疏。 3. 日落暝烟浓:太阳落下,黄昏时的烟雾变得浓厚。 4. 向树鸟群乱:望向树林中鸟群聚集的地方。 5. 隔溪山数重
注释: 1. 向夕,傍晚。 2. 窗,指打开的窗户。 3. 檀栾竹色多,檀栾竹是指一种竹子,颜色深绿。 4. 清虚,这里形容窗外景色清澈明亮。 5. 酬,这里是欣赏、欣赏的意思。 6. 闲寂养沉疴,闲寂,安静。养,调养,保养。沉疴,重病。 7. 山远岚将暝,山远,指远处的山峰。暝,日落时天色昏暗。 8. 春残莺懒过,春残,春天即将结束。莺,黄莺。 9. 长安,古代都城。游子,在外漂泊的人。 10
《夜步》 黄昏门未掩,偃蹇倚孤松。 正见水中月,遥闻风外钟。 村虚春寂寂,烟远树重重。 只觉幽怀惬,微吟送短筇。 注释: 1. 黄昏门未掩:傍晚时分,家门没有关闭,意味着诗人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家。 2. 偃蹇倚孤松:形容诗人独自站在孤独的松树下,姿态挺拔而略显疲倦。 3. 正见水中月:诗人抬头看见水中的月亮,形容月光映照在江面上,形成美丽的倒影。 4. 遥闻风外钟
【赏析】 “闲步”是一首写景的小诗,写的是作者在闲适中漫步时所见到的景象。首联写环境,颔联写人物,颈联写景物,尾联抒发情怀。全诗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1. 闲步: 悠闲地步行、行走。 2. 僻径无车马: 小路偏僻,没有车马行驶。 3. 沿流看捕鱼: 沿着水流观看捕鱼人。 4. 断桥疏雨过, 古木春风余: 经过断桥的细雨刚刚过去,古树沐浴着春风。 5. 片语款邻曲:
江平新雨过,林阙晚山微。 采绿仍驱牧,看云方掩扉。 因知农事暇,远贳村醪归。 秉烛招比邻,相酌愿无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