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意谁测,去家今几年。
病辞乌府节,归泛太湖船。
琴鹤居何定,莼鲈味独偏。
长歌自南下,不问买山钱。
赠别刘元瑞还寄苕溪四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别刘元瑞还寄苕溪四首》是明代诗人顾璘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 作者介绍
- 生平简介:顾璘(1398年—1460年),字则之,号东涯,又号青莲居士,明代文学家、书画家。他是明初“吴中四杰”之一,也是明代中期的重要文学家和画家。他的文学作品广泛涉猎,包括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等方面。顾璘的诗作以典雅秀丽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他的作品反映了明代中期的社会风貌,尤其是对个人品德和艺术修养的追求。
-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不筑江东宅,仍寻苕上庐。乾坤俱传舍,丘壑且樵渔。托迹庞公隐,陶情逸少书。终泥紫金鼎,安坐讲玄虚。
-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刘元瑞分别的情景。开头三句“不筑江东宅,仍寻苕上庐。乾坤俱传舍,丘壑且樵渔”描绘了两人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但依然保持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追求自然与简朴的生活方式。
- 情感表达:“托迹庞公隐,陶情逸少书。终泥紫金鼎,安坐讲玄虚”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己归隐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安坐讲玄虚”更增添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家哲学的理解和追求。
通过对《赠别刘元瑞还寄苕溪四首》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到顾璘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其文学作品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同时也在内容上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