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北村路中丞赴晋阳

路公廊庙器,特达莹圭璋。
学道出邹鲁,雕文陋班扬。
举政必王道,岂随俗士行。
手挈万黔首,盎然履虞唐。
初提北门钥,燕冀尘不扬。
再拥南邓麾,按堵清四疆。
天子爱雄才,三命迁晋阳。
譬如大旱雨,所至民悦康。
韩范在边重,何如立朝堂。
谋国有深意,中外非公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北村路中丞赴晋阳》是明代诗人顾璘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在文学领域内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通过其深刻的内容与精湛的艺术表现,展示了顾璘的才华和当时社会的现实面貌。

诗中的“路公廊庙器,特达莹圭璋”,描绘了路中丞作为朝廷重臣,具备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道德品质。这不仅仅是一种赞美,更反映了顾璘对官员品行的高度期待。其次,“学道出邹鲁,雕文陋班扬”,表达了对学者出身于文化名邦的期望以及批评那些只注重雕文技巧而忽视实际治理能力的学者。这种观点体现了顾璘对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视。

“举政必王道,岂随俗士行”,强调了政治行为的正当性与规范性,指出官员应遵循正道,不为世俗所动摇。这不仅是对路中丞个人的期许,也是对整个官场风气的引导。最后,“手挈万黔首,盎然履虞唐”,描述了路中丞能够掌控大局,安抚民众,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的景象。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赞赏,更是对其政治智慧和领导力的认可。

诗中的“初提北门钥,燕冀尘不扬”,“再拥南邓麾,按堵清四疆”等句,通过对地方行政区划和治理效果的描述,展示了路中丞在地方治理上的卓越才能。这不仅是对路中丞个人能力的表现,也是对当时社会治理水平的一种反映。

在艺术风格上,顾璘的诗歌以风调胜,这与他的其他作品如“金陵三俊”中的陈沂、王韦相呼应,共同构成了明代诗歌的辉煌成就。同时,顾璘的诗歌也显示了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深厚底蕴和独特见解。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文学家,其诗歌作品既有深沉的政治寓意,又有精湛的艺术表现,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魅力。

《赠北村路中丞赴晋阳》不仅是顾璘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顾璘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同时也能体会到明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政治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