勖志二首贻沐君

贫贱忧不足,富贵思有馀。
刀锥竞蝇睫,愤郁谅何舒。
彼美函关叟,冉冉驱牛车。
贤哉颜氏子,箪瓢恒晏如。
沐侯本雄达,䊵绮夙所居。
战胜愿为勇,道积生膏腴。
迈心绝浮艳,游目阅冥虚。
俟彼天光发,永以谢昏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勖志二首贻沐君》是明代顾璘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贫贱与富贵不同生活状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在理解诗歌时,必须把握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顾璘通过“贫贱忧不足,富贵思有余”这一开篇,就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心境。面对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改变,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被生动地表达出来。而“刀锥竞蝇睫,愤郁谅何舒”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逆境中挣扎、痛苦的形象,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不公的强烈不满。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勖志二首贻沐君》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顾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贫贱时的艰难与富贵后的舒适进行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也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此外,诗歌还采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如通过“函关叟”和颜渊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从历史和文化背景上看,《勖志二首贻沐君》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常常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挑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顾璘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同时,这首诗也是对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一种传承和发扬,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道德、理想和社会责任的高度关注。

在欣赏和学习《勖志二首贻沐君》的过程中,读者应当尝试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这首诗。除了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外,还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个人经历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多维度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价值。

《勖志二首贻沐君》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文化瑰宝。它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境界,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启迪心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