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竹亭雅集

朱明启初节,朝日丽芳圃。
清风起蘋末,高林泫零露。
嘉梧既繁蔚,修竹亦交互。
浩浩清淮流,交交鸟音度。
真赏方在兹,岂谓春物暮。
达士守闲寂,尘鞅寡所务。
高堂良宴会,斗酒集亲故。
炰羔间蒸猳,脍鲤灸䴥脯。
酬酢展光仪,情亲见童孺。
既醉无庸归,染翰极欢趣。
兰亭绿□竹,金谷盛文赋。
匪矜千秋名,聊以慰良晤。
顾惭蒹葭姿,何能倚璚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梧竹亭雅集”是明代诗人顾璘的作品。该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梧桐竹下相聚的场景,体现了一种高雅的社交和审美情趣。《梧竹亭雅集》是明代顾璘创作的一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在自然美景中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独特体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朱明启初节,朝日丽芳圃。清风起蘋末,高林泫零露。嘉梧既繁蔚,修竹亦交互。浩浩清淮流,交交鸟音度。真赏方在兹,岂谓春物暮。达士守闲寂,尘鞅寡所务。高堂良宴会,斗酒集亲故。炰羔间蒸猳,脍鲤灸䴥脯。酬酢展光仪,情亲见童孺。既醉无庸归,染翰极欢趣。兰亭绿 竹,金谷盛文赋。匪矜千秋名,聊以慰良晤。
  2. 诗歌鉴赏:《梧竹亭雅集》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展示了作者与友人在自然景观下的雅致生活。诗中的“清风起蘋末”,形容微风拂过水面,带起水边的浮萍,营造出宁静而和谐的氛围。“高林泫零露”,则描绘了高耸的树木上露珠滑落的景象,增添了一份清新和生机。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悟。
  3. 创作背景:作为明朝的一位文人士大夫,顾璘在文学和政治上都有所建树。他的作品多反映其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因此,《梧竹亭雅集》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也可能蕴含着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探索和表达。通过对自然的赞美,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4. 文化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的志趣和抱负。顾璘的《梧竹亭雅集》便是这种文化的体现,它展示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境界和文化品味的生活方式。通过诗歌,读者可以窥见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追求,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5.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顾璘的《梧竹亭雅集》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隐喻,如“清风”、“高林”、“清溪”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意盎然的自然之中。此外,诗中的韵律和谐,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古典诗歌的韵味和美感。
  6. 社会影响:顾璘的《梧竹亭雅集》在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明代文人雅集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成为了后来学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文献。通过对其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文化追求,也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灵感。

《梧竹亭雅集》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展现。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感悟,也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应用,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取生活的启示和创作的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