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山歌赠吴隐君

东临具区水,西见峨眉青。谁将阳羡山,倒景浮重溟。
此山上应须女星,雕琢云雾开仙庭。桃花洞户列千室,夫容旌旗朝百灵。
神人种药留岩崖,化为苦草黄金芽。水品流传逸士谱,月团飞上天皇家。
山南今有樵渔客,八十须眉未全白。日饮茶浆茹紫芝,尘胎暗脱双曈碧。
鹤鹿呼名任驱使,龙鸾整驾当朝夕。曾闻至人言此翁,千秋自会生毛翮。
我厌尘寰思玉舄,名山相去况咫尺。鼓楫何时罨画溪,称觞一访烟霞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阳羡山歌赠吴隐君》是诗人顾璘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顾璘: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是一位杰出的官员,曾历任多个官职,最终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1. 诗歌原文
  • 东临具区水,西见峨眉青。谁将阳羡山,倒景浮重溟。此山上应须女星,雕琢云雾开仙庭。桃花洞户列千室,夫容旌旗朝百灵。神人种药留岩崖,化为苦草黄金芽。水品流传逸士谱,月团飞上天皇家。山南今有樵渔客,八十须眉未全白。日饮茶浆茹紫芝,尘胎暗脱双曈碧。鹤鹿呼名任驱使,龙鸾整驾当朝夕。曾闻至人言此翁,千秋自会生毛翮。我厌尘寰思玉舄,名山相去况咫尺。鼓楫何时罨画溪,称觞一访烟霞宅。
  1. 诗歌鉴赏
  • 意境之美:诗中描绘了阳羡山的自然美景,通过具区水的东侧和峨眉的西侧,展现了一幅山水交融的画面。同时,通过对女星、云开仙境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
  • 人物形象:诗中描述了山上的女星雕琢云雾、桃花洞户列千室等场景,以及神人种药、化为苦草黄金芽的传说,展现了一种神秘而美好的神话世界。
  • 情感表达:诗中的“日饮茶浆茹紫芝,尘胎暗脱双曈碧”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的向往和追求,而“鹤鹿呼名任驱使,龙鸾整驾当朝夕”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和神仙生活的憧憬。
  • 主题思想:整首诗贯穿着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美好世界的无限向往。
  1. 诗歌背景
  • 创作背景:《阳羡山歌赠吴隐君》的创作背景主要是顾璘在游览阳羡山时所感,他将自己对自然美景和美好生活的理解和想象融入到诗歌中,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顾璘的诗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结构布局:诗歌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先描绘阳羡山的自然景观,再展现神话故事,最后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志向,整体布局合理,富有张力。
  • 象征意蕴:诗歌中融入了大量的象征元素,如女星、云开仙境等,这些象征元素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具区水、峨眉青、桃花洞户等,这些意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阳羡山歌赠吴隐君》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