踵友竹道苏杭北上韵

冒雪操舟亦壮哉,远随郭隗赴金台。
南风不送间关客,促席频倾潦倒杯。
孤楫留连吴越国,寒灯遥忆白苏才。
湖光不厌诗脾浸,涤去愁悰逸兴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踵友竹道苏杭北上韵》是明代饶与龄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状态。明代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表达情感和反映时代的重要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 诗歌内容:《踵友竹道苏杭北上韵》描绘了一幅冬日冒雪操舟赴金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诗中“南风不送间关客,促席频倾潦倒杯”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通过饮酒来排解忧愁。
  3. 艺术特色: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同时,诗中融入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慨,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
  4. 历史影响:《踵友竹道苏杭北上韵》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是明朝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研究明代文人生活和文学风貌的重要资料。这首诗展示了明代文人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智慧,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价值,还反映了明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同时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了解古代文化的窗口。
  6. 启示意义:这首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勇往直前。这种精神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人们学习和传承。

《踵友竹道苏杭北上韵》作为明代饶与龄的代表作,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价值,而且对于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