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北上倡和集谢友竹

总括全诗三百篇,诗无删后岂云然。
隆唐李杜堪称圣,晚宋欧黄亦觉仙。
写性由来非玩物,覆瓿奚用费花笺。
白头交谊平生爱,不厌搜枯几万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跋北上倡和集谢友竹》是南宋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是陆游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感慨,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文章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的诗作以豪放派为主,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感情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陆游首先回顾了他的北上经历,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他认为,国家的命运与民族的兴衰密切相关,只有国家强大才能保证人民的幸福。因此,他呼吁人们要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陆游描述了他和友人谢友竹的唱和之作。他认为诗歌创作是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也是抒发爱国情怀的一种途径。因此,他在文章中鼓励读者要积极参与诗歌创作,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和关注。

《跋北上倡和集谢友竹》是一篇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文章,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展示了陆游作为一位杰出文学家的艺术才华和高尚品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