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戴公祖游白云洞次韵

峭壁开灵洞,春山杖短藜。
花光霞掩映,泉溜石争奇。
洗盏侵龙沫,扪萝蹑鸟逵。
追欢情不极,挥翰共裁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偕戴公祖游白云洞次韵”是明代诗人庞嵩所作的一首咏景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戴公祖一同游览白云洞的愉快经历,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洞口峭壁、春山、花光、霞掩映等自然景观,以及泉水、石争奇等人文景观,最后以挥翰共裁诗作结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峭壁开灵洞,春山杖短藜。
    花光霞掩映,泉溜石争奇。
    洗盏侵龙沫,扪萝蹑鸟逵。
    追欢情不极,挥翰共裁诗。

  2. 诗歌内容解析

  • 峭壁开灵洞:描述了白云洞的洞口在峭壁上,如同一个神秘的灵洞。
  • 春山杖短藜:用杖短藜形容春天山间的景色,杖是短而粗的木杖,藜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 花光霞掩映:描绘了花朵在阳光和霞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艳。
  • 泉溜石争奇:泉水从石头缝隙中流淌,石头因水流变得奇形怪状,形象地描绘了泉水的清澈和石头的多姿多彩。
  • 洗盏侵龙沫:借用龙沫来形容茶水的颜色,暗喻品茶时的意境和心境。
  • 扪萝蹑鸟逵:通过攀爬树木和行走在鸟道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亲近和谐的关系。
  • 追欢情不极,挥翰共裁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游玩中的欢乐和满足感,同时展示了他们共同创作诗歌的雅兴。
  1. 文学手法和风格
  • 情景交融:这首诗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体验。
  • 细腻描绘:诗人对白云洞的山水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偕戴公祖游白云洞次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雅兴。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也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