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鱼二首

槛外闲窥沼,水深多纵鳞。
升沉原自性,游跃故相亲。
洗砚吞吐墨,忘机罢钓纶。
畏途风已静,吾亦水云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跃鱼二首”是一首明末清初的诗歌,作者是庞嵩和李东阳。这首诗不仅以其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历代读者,还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状态的独特感悟。

从诗歌的形式上看,“跃鱼二首”采用了七言绝句的格式,每首诗共四句,简洁而富有韵味。这种形式使得诗歌在有限的字数内能够集中展现诗人的情感和画面感,使得读者能够在短短几行中领略到作者对跃鱼、春日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及其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同时,这种形式的运用也符合古典诗歌的审美习惯,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艺术享受方式。

从内容主题上来看,“跃鱼二首”主要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诗人的生活状态。诗中的“入境诸天寂,跃鱼时在津。岂因琴出听,应罢钓来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而“济时云雨具,应与后生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和社会的责任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变革和个人使命的深刻思考。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跃鱼二首”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而且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也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不可多得的文本。通过对这些经典诗句的学习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从而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跃鱼二首”作为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无论是在诗歌的形式、内容主题还是文学价值方面,都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为今天的读者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人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