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中秋又到今,几人文字酒同斟。
青衿满座多新益,白发缇袍祇旧心。
入眼秋光虚半度,是谁驹隙爱分阴。
高天几见今霄月,晤对虚庭思倍深。
中秋夜同诸生玩月次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夜同诸生玩月次韵》是庞嵩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中秋佳节时文人雅士共赏明月的情景。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也反映了他们追求精神寄托和文化素养的文人情怀。下面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诗人背景:庞嵩(1490-1566),字振卿,学者称弼唐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还曾在罗浮山讲学,嘉靖二十三年(1544)任应天通判,后进入南京刑部担任郎中,晚年则在南海西樵山筑室,过着优游自适的生活。
诗歌原文:万古中秋又到今,几人文字酒同斟。青衿满座多新益,白发缇袍祇旧心。入眼秋光虚半度,是谁驹隙爱分阴。高天几见今霄月,晤对虚庭思倍深。
诗歌内容解析:诗中的“万古中秋又到今,几人文字酒同斟”表达了一种对历史长河中中秋节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作者与友人共饮共赏明月的喜悦心情。“青衿满座多新益,白发缇袍祇旧心”则描绘了一幅老少皆宜、新旧交融的场景,既有年轻人的新意,也有老年人的怀旧情怀。最后两句“高天几见今霄月,晤对虚庭思倍深”,则将观月与思考人生的深度结合起来,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仰望星空的哲学意味。
文学价值:《中秋夜同诸生玩月次韵》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它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庞嵩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人生、宇宙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这种深层次的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中秋夜同诸生玩月次韵》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欣赏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与思想的传递。它展示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能领略到古代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