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中秋又到今,几人文字酒同斟。
青衿满座多新益,白发缇袍祇旧心。
入眼秋光虚半度,是谁驹隙爱分阴。
高天几见今霄月,晤对虚庭思倍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内容如下:
中秋夜同诸生玩月次韵
万古中秋又到今,几人文字酒同斟。
青衿满座多新益,白发缇袍祇旧心。
入眼秋光虚半度,是谁驹隙爱分阴。
高天几见今霄月,晤对虚庭思倍深。
译文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来,有多少人能像我们一样一起举杯饮酒?
在座的都是年轻的学子,他们的学识和才能都得到了新的提升。
白发长者身着青色的衣服,他的心思依旧如旧。
秋天的景色如此美丽,让人无法忽视它的美好。是谁让我珍惜这短暂的时刻,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呢?
在高高的天上,今晚能看到明亮的月亮吗?当我们面对面坐着的时候,我的思绪变得更加深沉。
注释
- 万古:形容时间长久。
-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
- 又到今:再次到来。
- 几人:指在座的各位。
- 文字:指学问和才学。
- 酒:泛指饮酒。
- 青衿:古代学生的服装,青色。
- 满座:座位已全部坐满了。
- 新益:新的成就或增长的知识。
- 白发:形容人的年纪大,这里用来形容老人。
- 缇袍:古代官员所穿的青色衣服。
- 只:仅仅。
- 秋光:秋天的景色或时光。
- 虚度:白白地度过。
- 驹隙:比喻非常短暂的时间。
- 分阴:利用好每一个时间段。
- 高天:天空很高。
- 今霄月:今天晚上的月亮。
- 晤对:面对面交谈。
- 虚庭:空旷的庭院。
- 倍深:更深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中秋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知识、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新旧学生和新老知音之间的不同,反映了时间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同时,诗人通过对秋天美景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