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肃风高万壑秋,振衣千仞陟罗浮。
金砂东去遗丹灶,玉液西来醉石楼。
万里蓬瀛俱浪迹,百年天地祇虚舟。
萧疏短鬓从吹帽,却笑牛山空泪流。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时,与友人谭永明、钟昌父、林培之和钟彦理一起登上石楼的诗作。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气肃风高万壑秋,振衣千仞陟罗浮。
    (注释)”气肃风高”描述秋天的气氛和天气状况;”万壑秋”则描绘了层峦叠嶂的山景。”振衣千仞”形容穿着衣服登高至极高处;”陟罗浮”指的是登山到罗浮山。

  2. 金砂东去遗丹灶,玉液西来醉石楼。
    (注释)”金砂”和”玉液”都是用来比喻珍贵的礼物或宝物;”丹灶”可能指的是仙人炼药之处;”醉石楼”则是用酒来消愁解闷。

  3. 万里蓬瀛俱浪迹,百年天地祇虚舟。
    (注释)”蓬瀛”通常指代仙境,”浪迹”表示四处漂泊不定;”天地祇虚舟”意味着宇宙间只有像船一样的虚空之物存在。

  4. 萧疏短鬓从吹帽,却笑牛山空泪流。
    (注释)”萧疏短鬓”形容头发稀疏,可能是指年纪渐长;”吹帽”可能是说在风中行走,帽子随风飘动;”牛山”是古代的一座山名,常用来形容悲苦的情境。最后一句”却笑牛山空泪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摹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深刻体会。通过登高望远、赏心悦目的景象,诗人抒发了一种超越世俗的豪情壮志。然而,当他面对人生的无常和宇宙的渺小时,又不禁流露出深深的忧郁和无奈。整首诗既有壮阔的景色描绘,也有深沉的人生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