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伯分符日,湘江祝寿时。
两辰开夙燕,双鹿产新儿。
挟毂占嘉茀,悬铜纪秀眉。
世南原有赋,谁为缵骚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双鹿应期岳伯分符日,湘江祝寿时。两辰开夙燕,双鹿产新儿。挟毂占嘉茀,悬铜纪秀眉。世南原有赋,谁为缵骚词。”然后把握全诗内容,理解诗句含义,最后分析其情感和意境。
【答案】
(1)“岳伯”指唐玄宗,“分符”指分赐官印。开元二十五年(737),分天下为十道,每道各置一道使,共十二道,称为“十道”。玄宗以岳姓为道名,故称岳道,又因当时在湖南一带,故称“湘道”。“岳伯分符日”,指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分岳州为岳、澧二道。
(2)“岳州”,即今湖北境内的岳阳市一带地区。“湘江”,即今湖南境内的湘江。“祝寿时”,指分道之始。
(3)“两辰”,指日月星辰,“开夙燕”,意谓启明星出现。“双鹿产新儿”,喻指开元二十四年(736)分岳州为岳、澧二道。
(4)“挟毂”,指手握车毂。“占”,意为占验,占卜。“嘉茀”,吉服,吉祥的冠冕。“悬铜”,悬挂铜镜。“纪”,记事。“秀眉”指美须眉。
(5)“世南”,指张说(667—731),字子安,一字文昌,河北人。曾任中书令,封成信公,故称张成信公。他曾作过《奉和圣制春日侍宴盛乐》等诗,有“世南原有赋”语。“缵骚”指继承骚体。《楚辞·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的作品,屈原所作。后人多用“缵骚”指继承骚体。
赏析:
此诗写于天宝初年(742),诗人受诏供奉翰林,与李白、杜甫同列。诗中借咏史抒怀,慨叹玄宗分岳、湘二道的举措,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之情。
首联点明诗题中的“应期”,是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分岳、湘二道之时。“岳州”,即今湖北境内的岳阳市一带地区;“湘江”,即今湖南境内的湘江。“祝寿时”,指分道之始。“岳伯”,指唐玄宗;“分符”,指分赐官印。开元二十四年(736),玄宗以岳姓为道名,故称岳道。又因当时在湖南一带,故称“湘道”。
颔联“两辰”是指日月星辰,“开夙燕”,意谓启明星出现。“双鹿”喻指开元二十四年(736)分岳州为岳、澧二道。
颈联“挟毂”指手握车毂。“占”意为占验,占卜。“嘉茀”吉服,吉祥的冠冕;“悬铜”,悬挂铜镜。“记事”指记事铭文。“世南”,指张说(667—731),字子安,一字文昌,河北人。曾任中书令,封成信公,故称张成信公。他曾作过《奉和圣制春日侍宴盛乐》等诗,有“世南原有赋”语。“缵骚”指继承骚体。《楚辞·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的作品,屈原所作。后人多用“缵骚”指继承骚体。“垂衣”,指皇帝不亲自处理政务,而让群臣为之效力。
尾联“世南”指张说。《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五下《文艺传上·张说传》:“张说者……性滑稽善辩,累迁中书令。……常曰:‘天子所至,见儒雅则喜,言及政事,则为朕忧。’帝尝从容问天下大计,说进曰:‘陛下春秋高,自宜建太子,以系万代命。’帝曰:‘吾将思之。’已又曰:‘此甚易耳!’说曰:‘不然。’帝不悦。”张说的这种处世态度,正是诗人所批评的。他既想追随玄宗享受荣华富贵,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因而感慨地说:“谁为缵骚词?”意思是谁还能继屈原、宋玉之后写出那样充满爱国热情的《离骚》一类作品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