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合双山古博罗,山椒曾此结行窝。
真丹谩说九回转,短剑曾经廿载磨。
翠羽不来梅欲老,黄龙稳卧草偏多。
旧时童冠追随伴,几得风雩共笑歌。
朱明书馆是藏书之地,我在这里谈论经典。
博罗县有两座山,一座叫双山,另一座叫古博罗。
山椒曾在此结行窝。
真丹谩说九回转,短剑曾经廿年磨。
翠羽不来梅欲老,黄龙稳卧草偏多。
旧时童冠追随伴,几得风雩共笑歌。
并合双山古博罗,山椒曾此结行窝。
真丹谩说九回转,短剑曾经廿载磨。
翠羽不来梅欲老,黄龙稳卧草偏多。
旧时童冠追随伴,几得风雩共笑歌。
朱明书馆是藏书之地,我在这里谈论经典。
博罗县有两座山,一座叫双山,另一座叫古博罗。
山椒曾在此结行窝。
真丹谩说九回转,短剑曾经廿年磨。
翠羽不来梅欲老,黄龙稳卧草偏多。
旧时童冠追随伴,几得风雩共笑歌。
这首诗由明代的庞嵩所作,题目为《和赵瀔阳游罗浮六首·其四·宿黄龙洞》。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诗词原文: 耽山偏我僻,阅世总云浮。 屋角游丝静,庭空积翠稠。 出门迎道侣,入室愧前修。 五百乾坤会,今经到几秋。 2. 逐句释义: - 耽山偏我僻:偏爱山林,独自享受。 - 阅世总云浮:经历世事如同飘荡在云中。 - 屋角游丝静:屋檐下飘动的细丝显得宁静。 - 庭空积翠稠:庭院里满是翠绿
注释: 骑着牛的仙子远远地离去了,隐士卜居在石洞中。 石洞中有匡救时世的策略,亭子里摆放着问字书。 云烟随着杖屦飘散,霖雨渗入耕锄之中。 客人到访帽子倒扣,不必嫌弃礼节过于疏远。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和山水风光的诗歌。 首联“骑牛仙子远,卜筑隐人居。”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居于深山大泽的图景。骑牛仙子代表着超凡脱俗、远离世俗的境界,而隐士则代表着归隐山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陠陀岩次钟梅村 久负龙江约,俄鞭鹤驾行。 金兰联旧会,玉宇肃秋清。 寺隐岩扉合,香浮石磬鸣。 共歌天保颂,千载祝皇明。 译文: 久负的约定,转眼间就到了龙江,我匆匆地骑着鹤驾飞走了。 我们曾经共同结拜过的朋友,如今在玉宇中感受到了秋天的清凉。 寺里的山门隐藏在岩石的后面,飘散着香烟,石磬的声音在回荡。 我们一起高唱歌颂天地永保太平的颂诗,愿千年后,皇明永远昌盛。 注释: 陠陀岩:一种自然景观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陟飞云嵿”: - 释义:“飞云嵿”指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里形容山峰高耸。 - 译文:我攀登着云雾缭绕的山峰。 - 关键词注释:陟(zhì),登山;嵿(wěi),高峻。 -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间的行走场景,展现了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敬畏和欣赏。 2. “跃出飞云嵿,人从天上行”: - 释义:诗人仿佛从天空中一跃而下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的田园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对丰收的期盼。 第一句“谷日喜晴”描述了农民们期待的天气——晴朗的日子,这是他们耕种的好时机。第二句“已知生计薄”,反映了农民的生活艰辛,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努力工作。第三句“戛釜待丰年”,描绘了农民们正在忙碌地准备粮食,等待丰收的季节。第四句“运转三阳泰”,寓意着太阳运行到正午,阳光普照大地,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注释】 古洞藏勾漏:指传说中的勾漏山,为神仙所居。勾漏山在今浙江省诸暨县东南。琪宫挹太清:指蓬莱仙宫,挹取天上的灵气。琼浆玉液,仙人饮之长生不老,故称“太清”。 执鞭瀛岛客:指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曾登昆仑山,见西王母,西王母命侍者献瑶池蟠桃,汉武帝因得长寿。此处指作者自比为仙人,游历仙境。 飞舄紫芝城: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飞舄,神人乘云而行,舄(xié)即鞋,指脚,所以有“飞舄”之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双鹿应期岳伯分符日,湘江祝寿时。两辰开夙燕,双鹿产新儿。挟毂占嘉茀,悬铜纪秀眉。世南原有赋,谁为缵骚词。”然后把握全诗内容,理解诗句含义,最后分析其情感和意境。 【答案】 (1)“岳伯”指唐玄宗,“分符”指分赐官印。开元二十五年(737),分天下为十道,每道各置一道使,共十二道
【注释】 寄:寄赠。 冼(Xiǎn)少汾:即洗少汾,字少汾,唐代诗人。主政:主持政务。 洞中:深山之中。长爱日:常爱太阳的温暖。几怀人:常常怀念友人。移书白鹿新:指移情于自然。双燕在:燕子双双归来。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为好友洗少汾写的。诗人以“买醉”起兴,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意境开阔,笔法简练,用典贴切自然。 “买醉分春道,凭高忆少汾
【注释】 和赵瀔阳游罗浮六首 其六 登飞云嵿:登上飞云山。飞云,山峰名,在今广东惠来县东南。嵿,峰峦重叠貌。 四百撑天柱:撑,支撑。四百,言其高耸入云,直插霄汉。撑天柱,形容山峰巍峨挺拔。 孤高是此峰:孤峭高峻,是这座山峰的特点。 霄中红日绚:指旭日东升,霞光满天的壮丽景象。绚,灿烂,辉煌。 崦半白云封:指傍晚时分,太阳西下,夕阳的余晖洒在半山腰的白云之上,形成一幅美丽的景色。崦,即“崦嵫”
诗句输出:颇厌英皇宅,偏宜冷翠间。 译文:我非常厌倦华丽的皇家住所,更喜欢冷清的翠绿之间。 注释: 1. 颇厌英皇宅——表示对华丽皇家住所的厌恶。 2. 偏宜冷翠间——表示更喜欢冷清的翠绿之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他更喜欢在冷清翠绿的环境中生活。诗中的“冷翠”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罗浮山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静。整首诗通过对比豪华与清静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时,与友人谭永明、钟昌父、林培之和钟彦理一起登上石楼的诗作。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气肃风高万壑秋,振衣千仞陟罗浮。 (注释)"气肃风高"描述秋天的气氛和天气状况;"万壑秋"则描绘了层峦叠嶂的山景。"振衣千仞"形容穿着衣服登高至极高处;"陟罗浮"指的是登山到罗浮山。 2. 金砂东去遗丹灶,玉液西来醉石楼。 (注释)"金砂"和"玉液"都是用来比喻珍贵的礼物或宝物
【注释】 为伦孝思黎母孀节兼谢唐司训:我为母亲守寡,感谢你的教诲。 数月初谐结发成:几个月前,我和妻子结婚。 谁堪孀守得今名:谁能忍受孤独地守候这个身份呢? 芳心不与青山竞,苦节从教白发生:我的心意不与青山争艳,为了坚守贞洁,白发早生。 漏室庆全冰玉质,巫峰羞杀雨云情:在漏室里度过美好的时光,如同冰清玉洁一般美好;巫山的风光让人害羞,仿佛是天上的云雾。 斗山况借韩文范,一道霜风也共清:斗山的风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浮岛还谁留玉舄,层楼暮日想鲸音。’”。然后分析该诗句的内容及手法,最后结合全诗进行理解、分析、评价。 “镇北山高南海深”,首联写登高所见,镇北山高而海深,极言其高峻险要。颔联写云海翻腾变幻之景:“微茫烟翠幻晴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内容如下: ```markdown 中秋夜同诸生玩月次韵 万古中秋又到今,几人文字酒同斟。 青衿满座多新益,白发缇袍祇旧心。 入眼秋光虚半度,是谁驹隙爱分阴。 高天几见今霄月,晤对虚庭思倍深。 ``` 译文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来,有多少人能像我们一样一起举杯饮酒? 在座的都是年轻的学子,他们的学识和才能都得到了新的提升。 白发长者身着青色的衣服
锦岩得时字 仙山仙侣莫春时,短袷长筇信所之。 峰引大科丹穴古,阁联广朗白云垂。 苇航觉岸谁登早,玉带空门愧解迟。 欲语无穷千古意,枕流聊复傲皇羲。 【注释】 锦岩得时:指得到美好的时光。得时,指得到好的时机或者好的时光,这里指得到美好的时光。 仙山仙侣:神仙的伴侣。 短袷长筇:形容穿着短衣短裤,拿着长杖行走的样子。 峰引大科丹穴古: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古代的丹穴一样古老。 阁联广朗白云垂
《偕周仲履王美中叶韡夫任希唐游惠州西湖》 白鹤峰高插云霄,坡山骑鹤归何年? 云霄一羽自千古,风月两肩更几贤? 共喜钲鼙息岭表,且饶杯酒话灯前。 双江水抱山光合,恍在钱塘苍翠巅。 注释: - 白鹤峰高插云霄:指白鹤峰直插云霄,形容山峰的高耸入云。 - 坡山骑鹤归何年:意指东坡先生曾经骑着仙鹤离开此地,但具体时间已无从考究。 - 云霄一羽自千古:比喻白云飘荡于天际,宛如一只展翅飞翔的仙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