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西梁山天门洞

倚天岩洞有灵栖,四顾群峰孰与齐。
咫尺瞻颜违禁极,蕴隆忧旱望云霓。
江通烟树晴偏阔,鸟逐风帆远渐迷。
忽忆美人天上路,欲凭双翼寄新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西梁山天门洞》是明代庞嵩的作品。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1. 作品原文:《登西梁山天门洞》是明朝庞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述了诗人站在西梁山的天门洞口,远望四周群山,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2. 译文注释:庞嵩的这首诗的译文和注释提供了对原作的理解帮助,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作品赏析:庞嵩的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通过“倚天岩洞有灵栖”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4. 写作背景:关于《登西梁山天门洞》的具体写作背景,目前没有明确的文献记录。但考虑到庞嵩生活在明朝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普遍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道德修养和自然和谐,因此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某种特定的心境或情境下创作的。

《登西梁山天门洞》是明代庞嵩的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还体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哲学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