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岩洞有灵栖,四顾群峰孰与齐。
咫尺瞻颜违禁极,蕴隆忧旱望云霓。
江通烟树晴偏阔,鸟逐风帆远渐迷。
忽忆美人天上路,欲凭双翼寄新题。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刘长卿。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释:
登西梁山天门洞 - 描述了诗人登上西梁山,进入天门洞的场景。
倚天岩洞有灵栖,四顾群峰孰与齐 - 描述了岩洞中的神祇居住,四周的山峰无法与之相比。
咫尺瞻颜违禁极,蕴隆忧旱望云霓 - 描述了诗人在岩洞中看到神祇,但因距离近而感到违反了某种禁忌,同时祈祷雨水降临以缓解旱情。
江通烟树晴偏阔,鸟逐风帆远渐迷 - 描述了江面上的景象,烟雾笼罩着树木,晴朗的天空显得更为辽阔,而飞翔的鸟儿则被远处的帆船所吸引,渐渐迷失方向。
忽忆美人天上路,欲凭双翼寄新题 - 描述了诗人突然想起了天上的美人,希望能够像鸟儿一样借助翅膀飞到天上去,把新的诗句寄送给她。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对西梁山天门洞的描述引入主题。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比群山和神祇居住的岩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灵的敬仰。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天气变化和自然景象的关注,以及对人间疾苦的同情。最后,诗人抒发了对远方美人的思念之情,并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像鸟儿一样飞向天空,传达自己的情感。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