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云亭在黄龙洞口

风雷敛太虚,偃卧山中石。
雷风动地起,转泽沟中瘠。
卷舒亦何心,暗与通消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憩云亭在黄龙洞口》是明朝诗人庞嵩创作的一首古风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憩云亭在黄龙洞口》是由明代诗人庞嵩所创作。庞嵩,字子远,号南野山人,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他以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在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 诗句原文:风雷敛太虚,偃卧山中石。 雷风动地起,转泽沟中瘠。 捲舒亦何心,暗与通消息。
  3. 诗歌鉴赏:《憩云亭在黄龙洞口》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内心情感的古风诗。首句“风雷敛太虚”,描绘了雷声和风势的壮观景象,暗示着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天地之间涌动。接着“偃卧山中石”和“雷风动地起”,形象地描绘了风雨雷电交加时山石的动态,以及它们给大地带来的影响。最后两句“捲舒亦何心,暗与通消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领悟。

《憩云亭在黄龙洞口》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和丰富哲理的艺术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还能够深入理解古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