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敛太虚,偃卧山中石。
雷风动地起,转泽沟中瘠。
卷舒亦何心,暗与通消息。

诗句释义

  1. 憩云亭在黄龙洞口:这句描述了憩云亭的位置,它位于黄龙洞的入口。憩(qì)意味着休息、停留,这里指的是亭子供人休息的地方。云(yún)是名词,意为云彩。
  2. 风雷敛太虚,偃卧山中石:这里的“风雷”通常代表自然界的力量,而“敛太虚”则表示这些力量收敛于无形的太虚之中。偃卧山中石,即指山中的石头像人一样安静地躺下。
  3. 雷风动地起,转泽沟中瘠:这句描述的是雷声和风声引起的地面震动,以及这种震动如何影响到周围的环境。转泽沟中瘠,即指雷风的震动使得泽边的土地变得干燥贫瘠。
  4. 卷舒亦何心,暗与通消息:这里的“卷舒”可以理解为树木随风摇曳的姿态,而“暗与通消息”则可能是指树木在风中摇动时,通过某种方式传达了某种信息或信号。

译文
憩云亭位于黄龙洞口,
风雷之力收敛于太虚之间,
山石如人般安静躺卧。
雷声和风声引发地面震动,
泽边土地因此变得贫瘠。
树木随风摇曳传递着暗传的信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对风、雷、石、土等元素的描绘,不仅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诗中的“卷舒亦何心,暗与通消息”更是一种寓意,暗示着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即使是看似静止不动的山石,也能通过自己的方式与外界进行交流。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也有微小的生物活动,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自然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