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荔篇

锦苞紫膜白雪肤,海南生荔天下无。
盐蒸蜜渍失真性,平生所见唯萎枯。
相传尤物不离土,畏冷那得来三吴。
顾家传来三四株,桂林翠幄森森殊。
远人无凭未敢信,持问闽士咸惊呼。
还闻累累生数子,绛绡裹玉分明是。
未论香色果如何,只说形模已珍美。
千载空流北客涎,一朝忽落馋夫齿。
白图蔡谱漫夸张,文饰寍如亲目视。
饱啖只于乡里足,鲜尝渐去京师迩。
不须更作岭南人,只恐又无天下痏。
朝来自讶还自疑,事出非常有如此。
虽云远附商船达,不谓滋培遂生活。
始知生物无近远。故应好事能回斡。
卉物聊占地气迁,造化竟为人事夺。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山来沃衍说吾乡,异品珍尝曾不乏。
不缘此物便增重,无乃人心贵希阔。
福山杨梅洞庭柑,佳名久已擅东南。
风情气味不相下,称绝今兼荔枝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新荔篇》是明代文学家文徵明创作的一首诗,它描绘了荔枝的珍贵与生命力,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以下是对《新荔篇》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文徵明被顾氏家族从福建引进了几株荔枝树苗,在经过一年的养护后,这些荔枝树苗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文徵明对此感到惊奇,他不仅亲手折下几枝来验证,还命人赋诗一首,即后来广为流传的《新荔篇》。这首诗不仅是一次自然的见证,也是文人对自然力量的一种赞叹。
  2. 诗词原文:锦苞紫膜白雪肤,海南生荔天下无。盐蒸蜜渍失真性,平生所见唯萎枯。相传尤物不离土,畏冷那得来三吴。顾家传来三四株,桂林翠幄森森殊。远人无凭未敢信,持问闽士咸惊呼。还闻累累生数子,绛绡裹玉分明是。未论香色果如何,只说形模已珍美。千载空流北客涎,一朝忽落馋夫齿。白图蔡谱漫夸张,文饰寍如亲目视。饱啖只于乡里足,鲜尝渐去京师迩。不须更作岭南人,只恐又无天下痏。朝来自讶还自疑,事出非常有如此。虽云远附商船达,不谓滋培遂生活。始知生物无近远故应好事能回斡。
  3. 诗词鉴赏:《新荔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荔枝的生命力和美丽。通过对荔枝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界神奇之处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命坚韧不拔的精神的颂扬。其用词温婉含蓄,词意动人,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4.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新荔篇》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其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既能够准确传达诗人的情感,又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诗意的美。其次,其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通过对荔枝的生长过程和特性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最后,其情感真挚,既有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也有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5. 影响与评价:《新荔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文徵明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使其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同时,《新荔篇》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新荔篇》作为明代文学家文徵明创作的诗词,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荔枝的美丽与魅力,也以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它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更是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注解

石田:文征明的同乡好友沈周,字启南,号石田。他的诗、文、画都很有名。

芃芃:茂盛,旺盛。

盐蒸蜜渍:荔枝的加工方法。这两句是说平时见到的荔枝都是加工后的枯萎了的荔枝。

尤物:本意是指人、物中特别或异于寻常的,这里指荔枝。

三吴:指苏州、常州、湖州(浙江吴兴)。

桂林:因荔枝叶象桂树叶,所以称桂林。

森森:树木茂盛的样子。

闽士:指福建见过荔枝的人士。

“千载空流北客涎”句:几千年来北方人只能听到荔枝甘美的传说,空流下涎水。北客,泛指荔枝产区以北人。

馋夫:诙谐话语,指这次尝到了顾家荔枝的人。

漫:满,这里可以解作“充分”。这两句是说,白居易的图、蔡襄的谱画得写得尽管好,但又怎么能跟亲眼见到的荔枝相比呢?

迩:近。这两句是说:假如三吴一带能种活荔枝,饱啖荔枝的愿望就能在这里得到满足,京师要尝到鲜荔枝也将比从福建、广东、四川驿马传送要近了。

“不须更作岭南人”句:反苏轼“不辞长作岭南人”一句而成。

“只恐又无天下痏”句:苏轼《荔枝叹》:“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疮痏”指历代用驿马传送荔枝给百姓带来祸害。“天下痏”就出在这首诗。但在这里,“痏”是借指荔枝。痏(wěi)本意是疮、瘢痕。

回斡(wò):回旋,这里是转变的意思。

卉:草木,指荔枝。

聊:姑且。

“造化竟为人事夺”句:老天爷的意志竟被人扭转了。即指荔枝在常熟种活了。

“仙人本是海山姿”句:借苏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海山仙人绛罗襦。”因荔枝生长在南海滨,所以称“海山仙人”。

江乡:长江一带。

沃衍:平野肥润地区。全句是说三吴一带本是肥润地区。

无乃:无奈,无可如何。

希阔:稀少而路途遥远。

福山:常熟县北的覆釜山,又名福山。

相关推荐